【致敬“十三五”·開篇語】
致敬——我們的“十三五”
時光荏苒、日月如梭,擼起袖子加油干的“十三五”轉瞬即逝,學校即將邁入“十四五”發展階段。
回望“十三五”,數萬師生為轉型發展滾石鋪路、為“一體兩翼”架梁構柱、為“四個一流”挑燈苦戰、為科研創新破局闖關、為隊伍建設筑巢引鳳、為校園建設勒緊腰帶……1800多個日子,歷歷在目。長師的“十三五”極不平凡,無論我們走了多遠,都不會忘記這段艱苦卓絕的時光,都會銘記那些勇于改革的開拓者。
“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,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”。2016年6月,《長江師范學院事業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正式印發;2018年1月,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立“長師2050”遠景目標和“三步走”行動戰略,提出了“十三五”五大發展計劃,即人才培養“卓越計劃”、學科建設“高峰計劃”、科學研究“攀登計劃”、隊伍建設“梧桐計劃”、校園建設“精品計劃”。3月,綜合配套改革拉開序幕——學科專業結構調整與院(部)重組、管理機構改革與職能優化、科研機構改革與學術賦權、干部選拔任用與全員聘任、崗位編制管理與績效工資改革。這一通“組合拳”打下來,神清氣爽、動能滿滿,學校這艘航船向著遠方,風正滿帆。
2018年9月,全國教育大會召開,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教育改革穩步推進,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,給師范院校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。學校黨委、行政以敏銳的眼光捕捉到新的發展機遇,11月,在反復調研論證的基礎上,黨委全委會(擴大)將辦學定位確定為“應用型高水平師范大學”。從“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”到“應用型高水平師范大學”,從“六大學科專業集群”到“新師范+新工科、新文科”“一體兩翼”辦學格局,從“整體向應用型轉變”到與“舉師范旗、走應用路、創特色牌”,辦學定位、辦學格局、技術路線邏輯一致,頂層設計日臻完善。
新的辦學定位需要新的發展內涵,更需要配套的政策制度。人才,只有人才,才是高校發展的第一要素和核心競爭力。于是,連續幾年持續發力引進人才,強力推進學科建設,改革科研體制激活創新活力,全力推進專業認證,夯實人才培養基礎……基于“四個回歸”理念下的“四個一流”建設計劃,經過100多位專家教授歷時一年多的調研論證,2018年12月正式啟動——一流專業、一流課堂、一流質量、一流管理,標志著學校在應用型高水平師范大學征程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,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、教育部新時代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有了標志性工程。
“新師范”“新工科”“新文科”“新農科”,“新”,不斷為新時代本科教育聚勢賦能——明確新定位、形成新布局、構筑新平臺、創建新機制、把握新抓手、完善新模式、夯實新陣地、建設新課程、融入新技術、打造新隊伍,教改閘門一旦打開,創新洪流一瀉千里。
“明者因時而變,知者隨事而制”。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發展提出的“兩點”定位、“兩地”“兩高”目標以及“扎實推進四項工作”“發揮三個作用”等指示,為學校面向“長江經濟帶”、融入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”增添了的新動能,長江師范學院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道上,蹄疾步穩、大步向前。
回首“十三五”,我們心潮澎湃。
展望“十四五”,我們豪情滿懷。
(新聞中心)